close
李晨是北京人,演《北京青年》再合適沒有瞭。無論是《十七歲不哭》時的青澀少年,還是《士兵突擊》後的硬朗青年,李晨憂鬱的外表下,總有溫暖的體貼。繼《北京愛情故事》之後,正在東方衛視熱播的《北京青年》,又讓李晨北京瞭一回。
從北京少年到北京青年
當下的娛樂圈裡,北京,是一個跟“童星”沾親帶故的詞匯。當李晨還是“北京少年”的時候,他就已經因為《十七歲不哭》成名瞭,王智明 老虎用他自己的話說:“每天收到那麼多影迷的來信,街坊鄰居都認識我,同學都很羨慕我……那時候挺浮躁的。”不認識太多北京的少年,不知道是不是他們都有過張揚無措的歲月,不過從如今已然晉升“北京青年”的李晨身上,真是找不到一點戾氣,那一身沒有殺傷力的溫暖,總是恰到好處地讓觀眾愛不釋手。
“出名要趁早”自張愛玲之後,被多少人奉為金句,事實是,張愛玲本身也沒撈著多少趁早出名的好處,有的隻是一晌貪歡,正應瞭這句話的完整版:“出名要趁早呀,來得太晚的話,快樂也不那麼痛快。”正如李晨所說,年少時,他也曾因為“傢喻戶曉”暗自痛快過,但痛快過後,他還是迎來瞭童星成長過程裡的陣痛。
李晨承認,在最初的功成名就之後,他的確經歷瞭一段尷尬的歲月,曾經覺得找不到方向,甚至抑鬱得不怎麼接戲。但終是堅持就一定能走出困境,那些拍《北京青年》的歲月,更是讓李晨下瞭決心:“就算放棄生命,也不會放棄拍戲。”
一朝成名的負累在於,很難始終保持同一個溫度。那一段時間,他著急地想要“再攀高峰”:“從《十七歲不哭》到《士兵突擊》之間這些年我一直在起起伏伏,雖然堅持在拍戲,但一直沒有找到一個合適的出口。”因為著急,拍戲反而漸漸地沒有瞭章法,所有事情都好像有點兒脫軌,“後來我發現在這個圈子裡著急也沒有用,不如用這段時間來磨練自己。”
就像趙寶剛在《北京青年》的播出發佈會上說的那樣,他等李晨成熟等瞭很久,這一番磨礪,從《北京青年》來看,真的是太有必要瞭。在《北京青年》中,李晨飾演何傢四兄弟的大哥何東,是“重走青春”的靈魂人物,不但第一個提出瞭“重走青春”的概念,也是第一個上路的踐行者。李晨以為,這個角色身上具有明顯的自我反叛精神,與自己以往的角色差距很大。表面上看起來溫文爾雅的李晨,談起在《北京青年》中的顛覆性演出頗為興奮。對導演選擇自己出演何東並不意外,稱導演趙寶剛具有超越常人的洞察力,“選合適的人一直都是趙導作品好看的重要原因,我得感謝趙寶剛導演發現瞭我潛在的不安分的靈魂。”
王智明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